对于外界声音的临摹是人类的本能和习惯,观察婴⼉的⽛牙学语,我们能够看到拟声行为的初始发生,⽽由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声音成为我们表达自身情感的第一种方式。然而,⼜缘于⼈类在接受听觉信息时的被动与脆弱,声与音,长久以来只是叙事表达的陪衬。
这一天,我们不⽤闭上眼聆听,就能真实地看到自⼰的音景——凭借来自周勇颉先生的声音打印机。这不仅仅是一个转化感官、“从无到有”的装置,它促使着一种关于声音的思想与感受在人们的感官中生根。⽽这,正是ATA空间在艺术领域⽛牙学语发出的第一个声音。艺术⽤于欣赏,也⽤于沟通,我们乐于看到⼈们被艺术本身震撼,更乐意看到⼈们被艺术所蕴含的情感所打动,⽽感同身受的最好方式,不妨就是参与其中,所以,ATA空间以周勇颉先生的互动展览“声音打印机”作为空间开幕的首个展览。
让声音不再虚无缥缈,变得可视化可触摸
“我想改变一下声音的状态,使其可视化”
周勇颉,一个活跃于当代新媒介艺术的80后艺术家。
2014年前后,周勇颉创作了一系列戴着眼镜看油画的作品,他希望改变传统油画的观看方式和呈现效果,借用红蓝视差眼镜这个已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技术应用,去严肃调侃一下油画这一存在了近千年的创作媒介,企图使平面油画真正达到视觉立体效果。
2017年,周勇颉带来新的“调侃语言”——声音打印机,希望探索另一种感知的属性变化,即听觉可视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声音是我们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方式,但始终存在于听觉中,从未有人真正看见过声音。因此,周勇颉希望通过这一次,改变人们对声音感官功能的感知体验。
四脚着地的猫+黄油落地的面包=?
有人说,不管从多高掉下来的猫一定是四脚着地,而墨菲定律里的面包总是沾着黄油的一面先着地。就像崇尚情绪表达的艺术与客观严谨的科技,那么当绑着黄油面包的猫从高处落下,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结果呢?
艺术家本人并非技术研发出身,在创造作品过程中,对于如何协调声音的波形可视化同时又不失去其艺术性颇费了一番功夫。黄油猫小组便是协助其实现理念的技术伙伴。
在项目筹备期间,周勇颉和黄油猫小组一次次重置逻辑突破打印技术的限制,终于演化成了展览现场的声音模型。
好奇如何将声音转化成实物的爱好者,不妨来现场亲眼看看艺术家的创作手稿,它将会告诉你答案。
艺术家手稿及筹备花絮
艺术家手稿及筹备花絮
艺术家手稿及筹备花絮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效果图